为了努力不成为“标题党”,我绞尽脑汁整理了一些有关翻转课堂的问题,并尝试着给出我的回答。大部分为一家之言,欢迎点评,您的建议与批评就是对本文最大的贡献,整理之后陆续出版V2.0、V3.0……
1.翻转课堂是什么?
从历史的视角考察翻转课堂,它就是把教学和练习两个环节在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中进行了颠倒。原来是上课期间完成讲授在家里完成作业和练习,现在反过来,家里完成对新知识的讲授,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一起完成练习。简单的形式转换,背后却有大的玄机。学生基于视频的自主学习充分的保证了个性化适应,学得慢的同学慢慢听、反复听,学得快的同学跳着听、选着听,保证大部分都能听懂。和听课相比练习环节难度大,翻转课堂则把难度大的内容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直接互动中完成,从而提高学习的深度。
...
精辟!“会教”的老师与“不会教”的老师竟有32个区别,你是哪一类?
转自:中国教师报
导 读对照一下,你是那个会教的老师吗?
1会教的老师能把复杂的教材教简单了;
不会教的教师则会把简单的知识教复杂了。
2会教的老师能把难学的知识教容易了;
不会教的老师则会把很容易的知识教难了。
3会教的老师上课跟着学生走;
...
课堂,是教师展示自身生命价值的舞台;教学,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存在形式。课堂中的一举一动,教学中的一颦一笑,都传递着这样或那样的意义,有着各不相同的意蕴。郑金洲教授,以一个专业研究者的眼光,借助于听课、评课的亲身经历,透视了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、学生的身心表现,并将这些细节加以理论阐释和学理说明。教育君辛苦编出本文,仅是对郑教授《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:一个专业研究者的听课杂记》一书的大概展现,以期给大家以帮助。如果希望更深入研究的,教育君建议您购买郑金洲教授的专著来认真研读,收获肯定是这篇小文无法比拟的。
...
科学发展至今,对于人脑我们依然知之甚少。亿万年前,当人类始祖在懵懂愚昧中灵智乍现,彷徨探索中第一次思考“为什么”时,他们对自己、对世界、对万物的不解和疑惑,不仅出自灵智,也出自情感。而这些,都源于人脑。教育,实质上就是在建构人的大脑。
【脑科学与教育】是由《教育家》杂志2018年全新推出的一档学术栏目。该栏目已邀请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东南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多位教育学家、心理学家、科学家加入。作为特约合作方,芥末堆深度参与其中,并会通过【芥末翻】栏目翻译介绍国际上以脑科学为基础的教育理念,教育技术,与《教育家》杂志一道,共同致力于推动脑科学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落地普及,让更好的教育来得更快!
...
1盖茨、巴菲特都曾受益的21个黄金法则
博恩·崔西(BRIAN TRACY)是美国首屈一指的个人成长权威人士,比尔·盖茨、杰克·韦尔奇、沃伦·巴菲特等世界级商业领袖都曾接受过他的领导者管理思想培训。下面,是他高效时间管理的21个黄金法则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!
Tip 1:订出事业、健康、工作、财富、成就、自我成长等方面目标,问自己三个问题:如果自己有100万,会订立什么目标?如果自己只剩下6个月的生命,会订立什么目标?假设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失败,会订立什么目标?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