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努力不成为“标题党”,我绞尽脑汁整理了一些有关翻转课堂的问题,并尝试着给出我的回答。大部分为一家之言,欢迎点评,您的建议与批评就是对本文最大的贡献,整理之后陆续出版V2.0、V3.0……
1.翻转课堂是什么?
从历史的视角考察翻转课堂,它就是把教学和练习两个环节在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中进行了颠倒。原来是上课期间完成讲授在家里完成作业和练习,现在反过来,家里完成对新知识的讲授,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一起完成练习。简单的形式转换,背后却有大的玄机。学生基于视频的自主学习充分的保证了个性化适应,学得慢的同学慢慢听、反复听,学得快的同学跳着听、选着听,保证大部分都能听懂。和听课相比练习环节难度大,翻转课堂则把难度大的内容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直接互动中完成,从而提高学习的深度。
...
科学发展至今,对于人脑我们依然知之甚少。亿万年前,当人类始祖在懵懂愚昧中灵智乍现,彷徨探索中第一次思考“为什么”时,他们对自己、对世界、对万物的不解和疑惑,不仅出自灵智,也出自情感。而这些,都源于人脑。教育,实质上就是在建构人的大脑。
【脑科学与教育】是由《教育家》杂志2018年全新推出的一档学术栏目。该栏目已邀请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东南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多位教育学家、心理学家、科学家加入。作为特约合作方,芥末堆深度参与其中,并会通过【芥末翻】栏目翻译介绍国际上以脑科学为基础的教育理念,教育技术,与《教育家》杂志一道,共同致力于推动脑科学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落地普及,让更好的教育来得更快!
...
五学、五干、十落实,围绕一个核心,抓住两个支点,唱响“三个一流”、打好三个攻坚战。2月6日—7日,2018年全国高教处长工作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。在高等教育界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,教育部高教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全教会、咨询会精神,凝聚高教战线的智慧和力量,为做好高等教育2018年重点工作、写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“奋进之笔”吹响了号角。这是2018年以来,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、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》发布会之后,高教司的又一次大动作。
...
知识整合教学理论解读:将碎片化知识转化为连贯性想法——访学习科学国际著名专家马西娅·C·林教授
本文由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》杂志授权发布
作者:赵国庆、张丹慧、陈钱钱
编者按
马西娅·C·林(Marcia C. Linn)是国际科学教育领域的著名学者,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学院教授,技术增强的科学学习中心(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in Science,简称TELS)主任。她系统提出了知识整合教学理论,并在知识整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,研发出WISE科学探究学习平台和大量体现探究式学习特色的科学探究项目。林教授团队的学术成果颇丰,在《科学(Science)》《科学研究杂志(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) 》《学习科学杂志(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)》等顶级杂志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300余篇。她主持开发的WISE科学探究平台吸引了来自全球超过15000名科学教师、研究者和课程开发人员,超过25万名中、小学生通过在线方式体验了科学探究活动。
...
编者按:
互联网+教育的时代背景下,传统学校的内涵以及外延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。教师的教学方式、学生的学习方式甚至是学校乃至教育体制都将受到一定的冲击,那么教师应该怎么教?学生应该怎么学?学校又应该做出怎样的应对措施?现在,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本文是如何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解答的吧!
分割线
从学校的演进和改造历程看,学校演进与社会、教育的发展联系密切。
人类社会——计算机——物理世界三元融合,信息服务进入计算机时代。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,人工智能将对教育带来系列冲击: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