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努力不成为“标题党”,我绞尽脑汁整理了一些有关翻转课堂的问题,并尝试着给出我的回答。大部分为一家之言,欢迎点评,您的建议与批评就是对本文最大的贡献,整理之后陆续出版V2.0、V3.0……
1.翻转课堂是什么?
从历史的视角考察翻转课堂,它就是把教学和练习两个环节在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中进行了颠倒。原来是上课期间完成讲授在家里完成作业和练习,现在反过来,家里完成对新知识的讲授,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一起完成练习。简单的形式转换,背后却有大的玄机。学生基于视频的自主学习充分的保证了个性化适应,学得慢的同学慢慢听、反复听,学得快的同学跳着听、选着听,保证大部分都能听懂。和听课相比练习环节难度大,翻转课堂则把难度大的内容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直接互动中完成,从而提高学习的深度。
...
以前的一篇文章进行了探讨:http://www.xxhjy.com/cdb/372.html
下面从心理学视角进行一个再认识。
一、
概念地图:长于对已知的整理,连点成面,形成体系,表现为从有到有。
思维导图:长于对未知的探索,表达多种可能,追求丰富全面,表现为从无到有。
...
MindManager是一款用于进行知识管理的可视化通用软件,该软件功能丰富,简单易用,快速上手,特别适合于进行思维导图的创建和管理。该软件特别有利于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头脑风暴法,使得用户可以将脑中的各种想法和灵感记录下来,进行知识的创新和分享。MindManager还可以和其他许多软件,如PowerPoint、Word、Excel、Adobe Reader等进行关联,进行内容的导入和导出,此项功能大大拓展了MindManager的应用范围和深度。
初教视频教程:http://spe.sysu.edu.cn/physlab/Backf/MindManager.中文视频教程.wmv
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,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这两个知识外化工具的优越性。但是,到目前为止对这两种工具的认识,不少同志们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,有的同志干脆把这两个工具看做一个东西。这种模糊或者错误的认识直接影响了它们对这两种工具的应用。
概念图( Concept Map) 是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( J.D. Novak) 博士根据奥苏贝尔(David P. Ausubel)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, 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。它通常将有关某一主题的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, 用连线连接相关的概念和命题, 连线上标明二者的关系,包括概念、命题、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四个要素。思维导图( Mind Mapping) 为英国“记忆之父”托尼·巴赞( Tony Buzan) 在上世纪70 年代所创, 是一种思考的方式, 也是一种有效使用大脑的方法。它就像大脑中的地图, 完整地将思维、想法呈现出来。托尼·巴赞认为传统的草拟和笔记方法有埋没关键词、不易记忆、浪费时间和不能有效的刺激大脑四大不利之处。而简洁、 效率和积极的个人参与对成功的笔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从同一层次的节点数目我们能看到思维的广度,从一个分支的长度我们能看到思维的深度。离中心节点近的为主要原因,离中心节点远的为对主要原因的进一步发散。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帮助我们思维和记忆的有效方法。
...